2016年有一群人發起成立「台南新芽」,希望串聯眾多在地與返鄉的台南青年,
扛起與不同世代溝通的責任,透過共同協作、一起讓台南變得更好。
台南市體育局於2022年7月1日成立,寫下市政發展新的里程碑。未來台南市體育局將以多少預算編制運作,如何在場館興建維護、運動產業推動、競技選手培養、全民運動普及等不同面向取得平衡,則將是評估是否真正「升格」成功的關鍵。
【活動重大調整暨售票方案更動通知】因應疫情劇烈變化之情況,2022亞太社創高峰會執委會於4/25決議將本次峰會議程改以「全線上方式進行,同時取消晚宴。自即日起,將取消全票種售票,已售出之票券也將全額退票。
台南市議會共有57席議員席次,目前議會的主要兩大政黨於三月下旬分別開始進行初選登記程序,首波登記參選為49人及13人。儘管民進黨、國民黨內部尚在爭取黨內提名的初選階段,這些參選人並不等於最後會出現在議員選舉公報的名單,但從這些參選人的資訊,我們也可從這些台南政壇的新舊面孔中,看理解地方政治的冷熱,從而一睹為快。
2021年對台灣是能源思辨的重要一年,尤其是具指標意義的四大公投案,其中「重啟核四」、「三接遷離」案皆與能源轉型有關,而延遲至年底的投出「不同意」結果,則僅是略多民意支持非核家園及燃氣政策,在此背景下,再生能源的推廣運用討論也沒有缺席,而長期以來在地方縣市層級有關光電設施建置及管理,也更加受到注目。
每年的二二八和平紀念日,全臺各地都會有紀念活動舉行;在臺南最常受提起的人莫過於湯德章律師,被軍隊槍決時高喊「臺灣人萬歲」的形象深植人心。不過除了湯德章維護市區治安以及殉難等事情,臺南不論是舊臺南市區或原臺南縣區,於二二八事件期間尚發生許多故事,亦有諸多人值得被後人所記憶。
2016 年 7 月,一群對家鄉懷有熱情的台南青年聚在一起,開始思考能如何發揮所長,開創市政參與的新想像。我們來自社會各處,包括NGO工作者、研究生、醫療人員、網路工作者、書店策展人、文史工作者、基層政治工作者、上班族……
我們關心台南這塊土地上的大小事。除了關注市政、監督議會,也聲援參與性別、勞動、文化、環境等社會議題;不僅投入研究、整理製作懶人包,也辦理講座活動,希望讓更多人開始討論、介入。
把我們聚在一起的理由只有一個: 希望在地與返鄉的台南青年,可以扛起與不同世代溝通、並共同協作的責任,一起讓台南變得更好。